原罪学者工攻略

原罪学者工攻略

1、所有语言文字作品,其意义的实现,都是从作者到读者的信息传递。而古典文献,展转万里绳继千年,传久而行远,将作者表达的信息传递给不同时期、不同地域的众多读者。

2、在印刷术发明之前,这一传播过程得以实现的中间传递者。威尔逊的《抄工与学者》是西方古典学术史的经典著作,是学习希腊、拉丁古典文本的必备参考书,也是西方校勘学的重要文献。

3、该书勾勒了希腊、拉丁文献传播的历史过程,描述了在写本时代不绝如缕的文本所面临的种种危险,揭示了古昔先贤在文献保存、文献传播方面的工作和影响,并从文本传承的角度展现了教育史、学术史以及文化史的一些侧面。2021年10月本书译者、文研院邀访学者、复旦大学苏杰教授曾作题为“《抄工与学者》——写本书时代西方古典文献传播与校勘的历史回顾”的报告,同时邀请了牛津大学威尔逊先生在文研院主讲“西方古典文献学四讲”系列讲座。

4、2022年《抄工与学者》得以再版,苏杰教授重新细心校订了一遍译文,并专门撰写一篇数万字的导言,感谢苏杰老师授权发布,标题为编者所拟。《抄工与学者》为何重要。【英】雷诺兹,

5、/【英】威尔逊,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。

原罪学者工攻略

1、这是一篇迟到的导读。毫无疑问,像这样一部影响广泛的西方古典文献传播史,在翻译完成之后,应当有一个总体的介绍。然而2015年年底《抄工与学者:希腊、拉丁文献传播史》,以下或省称《抄工与学者》,中译本匆匆校对付印之际,没有来得及撰写导读。

2、不过,几年后的今天,参照读者的反馈,倒是让这个导读多了几分针对性。原书,英文版,的目标读者是,西方,古典学领域的初学者,中文译本的读者中,有许多是中国古典文本的使用者和研究者,他们有自己的问题和兴趣。苏杰老师在文研院邀访学者论坛现场。

3、点击图片,查看纪要“苏杰:《抄工与学者》——写本书时代西方古典文献传播与校勘的历史回顾”。本书勾勒了希腊、拉丁文本从古到今传承的历史。

4、为什么要进行这个历史回顾。是为了让读者可以更好地认识古典文本。古典文本经历千百年传到今天,往往存世有多个本子。

5、校勘整理者要在多个本子的异文之间进行取舍,在确立校勘文本的同时,还要用“校勘记”,的形式简要表明自己取舍的理由和校正的依据。此即所谓“学术性校勘整理”当代人阅读、了解希腊拉丁古典文本,面对的一般是学术性校勘整理本。

  • 声明:本文由华策互动游戏攻略网独家原创,未经允许,严禁转载!如有侵权请邮箱联系352082832@qq.com